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欧洲杯线上买球官网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劳动课程教育为主要依托,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欧洲杯线上买球官网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育人导向
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体现时代特征
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和安全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坚持因地制宜
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结合宿迁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科优势等可利用资源,开展符合专业特点要求的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有机地融合到课程体系中,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
(四)注重劳动实践
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系统构建课程体系
1.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共计2学分,学生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取得相应学分,系统学习劳动文化知识,掌握劳动实践技能,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开设劳动教育通识选修课
开设劳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以及加强劳动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开放实验项目,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劳动的观念,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珍惜劳动成果、自觉遵守劳动规定的良好职业道德。
3.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将劳动知识、劳动观念及劳动安全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形成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等环节的劳动实践,引导学生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劳动素养。
(二)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1.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倡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组织开展大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园道路、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宿舍楼道等公共区域开展义务劳动。做好文明宿舍创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定期检查学生宿舍卫生情况并进行通报和表彰。
2.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学生竞赛、专题报告、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3.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走进乡村、社区、企业关注一线劳动者,体验艰苦行业的奋斗精神;开展以校外劳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结合学校“一院一品”红色基地教育,担任解说员、资料员等工作,坚持劳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外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
(三)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依托专业教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创新创业导师、校外企业导师为辅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通过挂职、进修等方式参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基层社会实践,提升实践技能,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组织保障
(一)完善劳动教育领导体制
成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劳动教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宣传部负责校园劳动文化建设;欧洲杯下单平台、人事处,负责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实践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处、团委、后勤处,负责组织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及日常生活劳动;各学院(部)负责劳动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第二课堂、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三)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设置专项经费,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设施、劳动教育场所等工作提供充足经费支持,确保经费投入。
(四)强化安全保障机制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五)完善劳动教育评价监督机制
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引导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定期评比表彰劳动教育示范单位和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