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务主页 >> 规章制度 >> 校级文件 >> 正文

宿迁学院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宿院〔2013〕34号)

[发表时间]:2017-02-27 [来源]: [浏览次数]:

宿 迁 学 院 文 件

宿院〔2013〕34号


关于印发《宿迁学院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部门(单位):

《宿迁学院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已经院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及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宿迁学院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

宿迁学院

2013年7月9日

附件

宿迁学院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

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苏教高〔2013〕1号)精神,结合欧洲杯线上买球官网本科教学工作实际,现就“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化欧洲杯线上买球官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重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改革和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专业结构明显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体系。按照教育部新设置的专业目录,对欧洲杯线上买球官网现有专业按照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进行归类及布局调整,形成机械类、材料类、电气信息类、土木建筑类、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教育类、艺术类、农学类等一级学科或专业群,构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支撑,以应用类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2.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优先、强化特色”的建设思路,加大投入,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一是以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契机,凝练专业特色,充分发挥该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校内其他专业建设的开展。二是加强校级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从学校现有的专业中遴选6-8个基础条件较好、初具优势的专业,开展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等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改革与建设,培育专业特色,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优势专业。

3.建立专业分类管理制度。制定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实行专业分类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对现有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生源好、就业好,建设时间较长、发展比较成熟的专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对基础比较薄弱、招生就业存在困难的专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专业改造,引导其紧密围绕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找准定位,向应用型专业转型,提升专业发展活力;对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4.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和完善经管类专业“2+2”大类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深入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与有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构建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

5.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本着“厚基础、强实践、重能力”原则,在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拓展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块基础上,继续推进和完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改革。坚持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学科前沿性、综合性的课程;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

6.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各专业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发体现社会生产与职业需求的新课程新教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围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研究性教学,省级重点专业要开设1-2门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校级重点专业要开设至少1门研究性教学课程。

7.进一步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继续开展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工作,每年立项10个左右的项目;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级教学改革研究类课题;进一步完善校级教学成果奖励政策,加大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的孵化力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进程和优秀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争取1-2项教学研究成果入选省级教学成果奖。

(三)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8.加强实验中心(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国家和省教育厅对实践教育中心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以2个省级实验(实践)示范中心项目为平台,逐步推进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中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每个本科专业要有3-5个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专业拥有的签约实习基地的容量、指导教师配备、实习基地条件等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9.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完善技能培养方案。一是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20%、理工农类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专业学生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二是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发与论证,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

10.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制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主动策应宿迁市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帮助学生树立策应意识,掌握创业技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继续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加大校级项目立项力度,每年立项不少于50项,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和支持参加省级项目申报,争取更多省级项目;支持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逐步实现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积极开展科研与实践活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1. 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发掘一批师德高尚、学生满意的先进典型,开展宣传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派出进修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12. 加大教师进修和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培训,实施“百名博士造就工程”,每年选派2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报考在职博士研究生;加大国内外访学力度,每年选派10-1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境外高校或国内名校做访问学者或短期培训,配合省“333工程”、省高校“青蓝工程”、市“135工程”和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人才工程项目,做好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计划地选派专任教师去行业、企业培训等,提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

13.开展“百名优秀主讲教师”培养计划。以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为基础,评选校级优秀主讲教师,经过几年努力,培养优秀主讲教师100名,并以点带面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4.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制定校级教学团队评选办法,以加强教研室、实验中心建设为基础,在十二五期间,评选10个左右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形成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力量,以团队合作为机制,促进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共同成长。

(五)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15.推进数字化校园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逐步实现校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系统;提升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应用水平,构建基于网络的各类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加强校内各专业之间的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实验教学平台资源和其它资源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努力参与江苏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建成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资源体系,实现与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

16.加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对已经建成的院级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加强师生网上教学互动,推进课程内涵建设,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建成100门网络课程,实现课程大纲、教案、习题、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积极推进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建成满足教师辅助教学需要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教学和学习支持与服务的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网上教学平台,推进基于网络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六)加强优良学风建设

17.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引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开展大学学业生涯规划,把人生理想与勤奋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完善评奖评优办法,建立以学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评奖评优机制。加强考风建设,严格考试纪律,促进学风建设。通过鼓励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参加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各种技能竞赛,构建一种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

18.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交流、体育、艺术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加强图书馆、体育场馆建设,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不断提高学院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通过课内、课外多层次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学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七)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9.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修订《宿迁学院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文件,对涉及教学工作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作出更加细致、明确的要求。在理论教学方面,要制定备课(教案)、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制定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另外,对教师任课资格也要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

20.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出台《宿迁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暂行办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不定期开展教学工作专项评估和检查,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健全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形成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四、保障措施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同心协力,明确责任,齐抓共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原则上两年要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学校的教学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教学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保证足够的精力投入,并有系统的理念来推动本单位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发展。

2.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增加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且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切实保证教学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优化经费使用结构,新增生均拨款、新增教学经费要优先用于教学改革和教学条件与资源建设。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投入不低于1200万元经费,用于实验实践、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对教学改革所需经费的支持力度,保证教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和实习等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学校事业性经费的增长,确保十二五期间各项教学改革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〇一三年七月九日